走進江湖-從樸門永續設計的角度看都市設計

#走進江湖 從樸門永續設計的角度看都市設計
「你如何能買賣天空、土地的溫柔?或羚羊的奔馳?
如果空氣的清新和水的漣漪都不屬於我們,我們如何賣給你們?
當野牛已經死盡,你還能將牠們買回來嗎?」
將近兩百年前,當美國政府向印地安人強迫購買土地時,印地安西雅圖酋長這麼說。看著輪子和夥伴們為了桃園捷運綠線區段徵收案四處奔波抗爭,這一段話,總是不斷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城市邊緣的市郊擁有多樣與創新的價值
「西部的人真的不需要來東部找桃花源,東部就由我們好好地守護,西部就請你們好好地去修復吧。」十年前,台東原住民友人的這段話,成為輪子返鄉耕耘的關鍵。她向長輩承租下家族位於桃園城市邊緣的土地,循著樸門永續設計的精神,小而慢地復育這片曾使用慣行農法栽種過稻米與蓮的農地。由於輪子是名影像工作者,深知創作艱辛,在照顧家族土地的同時,她也希望提供獨立創作者一處得以自力生活,並能從與自然的互動中獲得啟發的空間。於是,「江湖開放工作室」因此成立,呼應其江湖與開放之名,廣納五湖四海眼底閃爍著創作光芒的夥伴,一起在桃園市區邊陲激盪出另類生活的火花。
樸門裡有一項設計原則是「使用邊界生態並重視不起眼的資源」,說明許多系統的邊界地帶,往往是生產力最高、最為創新,最常發生有趣事物的區域。舉例來說,潮間帶是陸地和海洋的邊界,吸納著來自陸地上沖刷下來的大量養分,也接受海洋連續不斷浪濤的翻攪混合,創造出各種複雜的微棲地,於是孕育了千種百樣的生命,成為地球上生態多樣性與生產力最高的系統之一。這樣的邊界,生態學中以生態過渡帶(ecotone)稱之。
社會系統同樣也能沿用如此概念,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市郊地帶,也會是多樣性與創造力激烈迸發的邊緣。珍.雅各(Jane Jacobs)曾在她「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書中指出,城市週邊較為老舊荒涼的區域,往往以其較為低廉的租金或房價,吸引剛起步的小型企業進駐,進而創造出與市中心迥異,卻包容多樣文化及生活方式的活力與氛圍。美國在1950到1960年代以夷平式的都市更新減少了這些區域,幾乎等同於扼殺了美國城市的經濟、藝術與文化生活。
我在居住了十年的花園新城社區,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花園新城位於新北市新店郊山,在四、五十年前可說是遠離塵囂的高級住宅區,但在納入水源保護區後諸多限制之下,屋舍逐漸老舊,房價相對山下市區便宜。多樣且可負擔的居住選擇開始吸引許多年輕的藝術工作者和自然愛好者入住,慢慢凝聚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展現不同於山下社區更活躍的生命力。
站在江湖往桃園市區望過去,高聳的新建住宅醒目地矗立在眼前,令人感受到城市急遽擴張沉沉的壓迫感;轉身看見江湖十年來緩緩伸展而開的綠意,許多在地與外來的人們都曾在這片綠意裡舒展身心、深入思考、盡情創作、暢快交流。去年底,桃園市政府釋出了「桃園式,成為更好的城市」系列影片,其中「移居宜居」篇裡,片中的媽媽為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有更多和自然、和在地鄰里互動的機會選擇移居桃園,片尾一家三口在與社會住宅高樓比鄰的綠色稻浪裡笑得那樣燦爛。回頭再看看江湖對面高聳的大樓,那不就是對面居民望向江湖的角度?原來城市與鄉村是如此需要彼此!城市邊緣的這些農田、綠地、老屋、舊聚落,涵養著活躍多樣的自然生態,蘊藏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意涵,將會是孕育一個偉大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礎。

#強制性區段徵收撕裂人與土地
小而慢地,輪子和四面八方有興趣的人們攜手在江湖種植出食物森林、建造起竹亭及木屋,嘗試種種友善土地的生活方式。來訪參與的人們有外縣市的創作者,更多的是來自對面城市想要親近土地的居民。兩年多前,我們還在掘土種香蕉,挖溝改良排水,踩踏著黏土與稻草堆疊出木屋牆壁;然而不久後,江湖的活動突然大幅減少,輪子卻變得更忙。她跟我說:「江湖要被區段徵收了。」
什麼是區段徵收?根據內政部的資料,區段徵收就是政府基於新都市開發建設、舊都市更新、農村社區更新或其他開發目的需要,對於一定區域內之土地全部予以徵收,並重新規劃整理。開發完成後,由政府直接支配使用公共設施用地,其餘之可供建築土地,部分供作土地所有權人領回抵價地之用,部分作為開發目的或撥供需地機關使用,剩餘土地則辦理公開標售、標租或設定地上權,並以處分土地之收入抵付開發總費用。
江湖與周遭農地被劃入桃園捷運綠線土地開發案中,依照市政府的區段徵收計畫,範圍內所有地上物含稻田、樹林、水渠、老屋都將被夷平,土地重新分割,地主可領回非原址的部分土地或賠償金,其餘土地將被規劃成商業區和如公園、道路等公共設施。這是強制性的,不能選擇加入或不加入,只能選擇領回抵價地或賠償金。
土地不只是乘載地上物的介質,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會積累出屬於這片土地的記憶與情感,與土地上的有形物層疊交織成在地文化,身土不二。如同西雅圖酋長所言,土地可以買賣,但地面上長年有機生長出來的自然生態、在地紋理、人與土地的深切連結,一但失去就再也買不回來了,失去根的心靈,是一戶高級公寓也無法彌補的空缺。這就是輪子與綠捷農地守護聯盟自2020年就開始投入抗爭的原因。投入江湖不到十年,想到它被夷平我都能感覺到撕裂般的不捨與空虛,遑論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在地居民呢?

#以人為本方是都市規劃的重心
強制性的區段徵收除了牴觸憲法、公益性與必要性評估簡略等種種法制上的爭議之外,從樸門永續設計的角度,我們特別關注由上而下夷平式都市更新所造成的種種問題。
自古以來,人類聚落小從部落村莊大至城鎮都市,都隨著人們生活的需求而發展變化著。經濟活絡的市集或商業區幾乎發生在交通運輸的樞紐如河流或道路的匯集處,比鄰著仰賴此處商業活動生存的居民住宅,外圍再環繞著供給人們日常吃穿的農業地景。隨著經濟活動的多樣化與化石能源的普及,人類聚落的型態因而逐漸複雜。然而,持續不變的仍是唯有居住其中人們的「生活」才是驅動部落、村莊、城鎮、甚至都市變化的原動力;唯有「以人為本」,滿足其中人民的生活所需甚至夢想的追求,才能維持一處人類聚落長久的生存與生命力。
「生物區域」導向(bioregional approach)的聚落規劃一直是樸門永續設計所關注與重視的。所謂的「生物區域(bioregion)指的是人與其生活環境包含自然、文化、社會等相關連的區域,例如生活範圍同屬於桃園台地、南崁溪流域、閩南聚落,抑或分屬於商業、農業區等等。一處生物區域的人民會對於周遭特有的自然環境、民俗文化或社會樣貌長久刻印出類似的記憶,形成該區域的「地方感(a sense of place)」,認同自己屬於這片土地的一部分。
相對於以專業威權引導執行的夷平式都市更新,「以人為本」的原則將人民視為主體,生活多樣性得以在都市空間裡展現,孩子有安全的街角公園可以玩耍,年輕人有租得起的店舖能夠創業,老人家能在平緩遮蔭的步道散步交誼;「生物區域」導向則是讓都市空間順應自然環境和生活功能有機發展,生態有機會與人和諧共存,建築能夠依據陽光風水設計配置,日常需求可在合理交通範圍內滿足等等。解析看似日復一日的生活,人們的生命樣態、與周圍空間的互動方式事實上是如此多元,都市空間當然需要更深入與細緻地回應生活的流。夷平式、一刀切的規劃方式執行起來雖然快速,卻也同時斬斷城市的活力。
也因為如此,從樸門的角度,都市更新應該奠基於既有自然和人文的在地紋理上滾動調整,且人民的參與不可或缺。在地居民才是最了解在地生活的專家,知道那一座土地公廟香火最鼎盛,哪一口埤塘生態最豐富,哪一棟古厝歷史最悠久,哪一片樹林夏天最陰涼。因此都市更新的任何規劃應該採用更為民主的決策方式,讓人民的參與成為解決問題或衝突的依循,外來的專業者則擔任最有力的支持,提供知識與技術上的協助。
學習樸門永續設計許多年了,有句話我總是會反覆提醒自己:樸門嘗試設計的不是自然建築、可食地景或堆肥箱等元素本身,而是這些元素之間彼此的關聯。換言之,設計的時候最勞神的是如何將對的元素擺放在最正確的位置,讓能量與資源的流動、交換順暢,讓元素本身以及涵括此元素在內的整體設計發揮最大的功能與效益。

#人民需求才是都市發展的根本
都市空間結合與融合了物理環境、自然生態、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等等許多複雜元素,規劃時若是忽視與周圍人民、生物區域、自然環境之間的緊密關聯,將無法滿足人民需求,也會失去維持城市經濟、文化與生態活力的動能。
走進江湖,再一次凝望青綠阡陌後聳立灰色水泥建築的天際線,或許如斯景象並不如原本想像中突兀;或許透過更為全面、審慎、縝密的溝通、交流與規劃,人為創造出來的剛硬秩序可以和自然有機發展的細膩紋理相互融合,人民的日常生活能夠穩穩地落地、扎根,生長出屬於此地的歸屬感。所有居民都能如同「移居宜居」影片中站在稻田裡的一家人一樣,綻放出滿足踏實的笑容。

No comments

Please register or sign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