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看守世界》主持人Danielle Nierenberg來台演講

2011年8月14日~16日,看守台灣協會、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共同主辦「提升糧食自主的台灣新未來『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講座,感謝「看守世界」主持人Danielle Nierenberg參與全台四場訪問及演講。

這場跨越鄉村與都市的活動,除了主講人的專業見解,我們有幸聽到許多農友的實務經驗分享及回饋,更感謝協助四場活動順利舉行的全台志工熱情協助!

如果您錯過親身參與的機會,歡迎參考以下的媒體報導,也歡迎大家直接聯絡「看守台灣協會」訂購《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http://www.taiwanwatch.org.tw/book/E01101.htm

 

 

《自由時報》2011/8/15     台東大學有機市集 老外也好奇

  ↑  新聞圖片引用來源為《自由時報》網站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大學開辦週日有機市集,開市三個月已有固定消費群,來自美國的「看守世界研究中心」成員昨天實地走訪,認為此地消費者會關心食物來源,對於地球永續是好現象。


東大理工學院院長劉炯錫今年五月開始在校門外設立有機市集,固定週日由農夫直接設攤,販售有機農產品,每週都有不同主題促銷活動吸引人氣,本週的促銷品有麻竹筍及有機豆腐。


看守台灣聯盟上午同步舉辦「滋養地球的創新法」講座,邀「看守世界」成員,講述走訪非洲廿五國勘查有機農業的見聞,成員在開講前,特別走訪市集,觀察及記錄消費行為,並與農夫訪談。


丹尼爾小姐是看守世界最新出版刊物「二○一一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的計畫主持人,她說,一般人對非洲的印象是糧食短缺、鬧飢荒,但在缺乏科技、肥料的當地,仍順應自然法則發展出不少成功的農業,她接觸過三百多個非洲農業計畫,大都能創造生物多樣性。

 

她說,綠色革命以來,人類都在關注如何提高產量,反而推動了糧價飆升,透過這本書,台灣也能向非洲學習經驗。
 

----------------------------

《環境資訊中心》2011/8/17

從非洲看台灣 農業與環境的解藥:生態農法
 

 ↑ 新聞圖片引用來源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網站

本報2011年8月1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一提到非洲,往往使人聯想到戰亂、飢荒或愛滋這些印象形成的黑色大陸,然而,非洲透過生態農業的成就卻往往被忽視。由看守世界研究中心出版的《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計畫主持人丹妮爾‧尼倫伯格(Danielle Nierenberg)15日現身台北,分享過去兩年在非洲25個國家的見聞。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認為,此報告相當值得台灣農業借鏡,生態農法不但是非洲農業與環境問題的解答,也勢必是台灣農業的未來趨勢。


2011年1月出版的《2011世界現況》源自於同名計畫,由60位專家以參與式研究思考如何以減少食物浪費,兼具環境永續的生態農業,餵飽非洲人口,並保持非洲自給自足、水土保持、碳補給的成就。此計畫即透過草根性研究非洲生態農業成功的案例並集結成書,期待讓這些成功的案例複製到更多需要的地區,讓「生態農業」成為發展主流。


尼倫伯格提及,非洲依賴糧食進口的情形從4%升至12%,增加了3倍,到底是不是因為人們更有錢,不得而知,但小農的處境卻更加悲慘。過去20年非洲耕種玉米、小麥的面積增加,但原生種產量卻變少;世界各國對糧食生產者的補助、以及對農業發展的投資,比例都少得令人擔憂。集水及控制土壤流失技術 讓小農微笑


即使如此,仍有些小農以生態農業耕作方式獲致成功。丹妮爾‧尼倫伯格指出,非洲農產品的產量和水源有關,水量決定了農業生產,因此善用天然的雨水顯得重要。非洲只有約4%的土地有灌溉系統,裝設小面積的灌溉系統深具潛力,例如太陽能滴灌式系統以及堆肥,不但減少開支,還因產量增加而增加了收入。非洲一些國家雨水收集的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例如以T形水池收集雨水以供灌溉或以屋頂雨水收集桶,都能讓婦女使用在家庭所需或灌溉用。


在衣索比亞,一項看似平凡的簡單設計,以腳踩設備收集雨水,再加上土壤流失的控管技術就能增加農業產量,大幅改善家計,25萬人因此項設備而受益。收入的改善,連帶地改變家庭狀況,農民因此有能力讓孩子上學接受教育。


消費型的社會常忽略減少食物的浪費之重要性,傳統習於將賣相不佳或過期的農產品丟棄,或買太多食物,也會導致浪費。透過在地知識的學習,簡單的幾個方式,避免農產品過早腐爛影響賣相,都可避免食物的浪費。而包裝方式選擇在地自然材料,也可避免不需要的浪費。


尼倫伯格也提到非洲快速都市化的情形,使得城市的設施與周邊農地的壓力相對增加,都市農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非洲,已經有幾個都市農園的成功案例,在奈洛比,有貧民區的居民組成自助會,利用直立式園圃種出秋葵、番茄等作物,不僅自給自足,甚至可以自行採種、留種後對外販售,妥善運用農法與土地,使得農民獲致成功。


尼倫伯格說,農民不只是農民,也可以是值得尊敬的土地管理者;科學家也預估在未來50年內,非洲農業將可為全球減少500億噸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最近一項由非洲聯盟與歐盟共同策略規劃名為「綠色長城」的計畫,便在於推動以農業固碳、減少土壤流失並加強水土保持。這些都證明了,發展農業對整體地球環境貢獻良多。對台啟示:應重視參與式研究、尊重老農、推行生態農法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台灣農業條件遠優於非洲,然而長期使用化肥、農藥的結果,逐漸扼殺土地。他提到參與式育種的重要性,也提到台灣農業優質農地逐漸摧毀、務農人才老化是台灣農業的兩大危機。


郭華仁批評,對照非洲經驗,更顯示政府的農業管理政策不當,導致小農與生態農法日益萎縮。例如,先以《農發條例》棄守農地,放寬農地興建房舍限制,造成農地零碎化,後放任工廠污染農地,結果優質表土被挖走,再將污染物質掩埋在土地下。除此之外,假借工業開發,任意徵收優良農地。而50年來,農民以慣行農法使用化肥、農藥,未加節制的結果,用量居世界之冠,把土壤內的微生物破壞的只剩下害蟲害菌。


近年雖時有所聞年輕人務農,但整體而言,台灣務農人口老化比30年前更甚,60歲務農人口由4%驟升到20%。原因和台灣農家所得太低有關,但加入WTO,在新自由主義架構下,無法提高所得,這對政府也形成嚴峻考驗。


即使如此,郭華仁認為仍有可努力的方法,例如環境補貼措施或發展在地經濟。美國盛行的「農民市集」,不賣進口食品,鼓勵地產地消;且會提供消費券給低收入戶,指定用於市集不僅讓低收入家庭吃得健康,也縮短貧富差距,且消費卷收入又能支持小農,吸引年輕人投入。


郭華仁指出,生態農法的精神是基於對當地生態系之了解,有這種能力的往往是老農。郭華仁鼓勵學界多採取參與式研究,多向老農請益學習,與農民合作研發,這種方式更有利於有機農業的發展;此外應尊重原住民農業,而非將平地、精緻農業搬上山。可惜至今他的主張,仍未讓台灣主流接受。


《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結合40位以上包括糧食、飢荒、農業等專家所組成的顧問團,提供計劃小組各地相關計畫的參與者、政府部門以及NGO團體,檢視了當前農業創新的現況,包括播種方式、灌溉技術和農業政策,尤其聚焦於永續性、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的健康。尼倫伯格表示,過去許多提供非洲外援的政府與跨國基金會,多偏重於資助大規模計畫,他希望本書能提供不一樣的思考,讓資助者更願意贊助小農發展,也才能對症下藥,消除飢餓與貧窮。

 

No comments

Please register or sign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