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2020分享會。樸門人物。游原嵩。

分類:

 2020分享會。樸門人物。

游原嵩
2017 大地旅人 生態村和社區課程 結業
2016 大地旅人 第12屆 PDC 結業
2014 Geoff Lawton online PDC 結業
美國紐約州 建築師
美國紐約州 雪城大學 建築碩士
清華大學 物理所 碩士
成功大學 物理系 學士

原嵩在2012年結束旅居紐約的生活,回到台灣。2014年和家人遷居宜蘭,開始親近土地。伴隨著小孩的成長,一家人一步一步的朝著心目中的永續生活圖像前進。近日將啟程的計劃,是經由樸門在地組織,探索永續生活的面向,實踐在地聯結。期待能透過這個豐富的聯結網絡,可以在一個有意識的村落裡終老。

在分享會中,原嵩除了將分享他回歸土地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之外,我們也能透過他建築設計的眼光,來看樸門永續設計在農村裏的應用!

<2020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分享會>
時間:
[工作坊] 2020年1月31日(五)13:30~20:40
[分享會] 2020年2月 1 日(六)08:30~2月2日(日)15:30
地點:宜蘭內城不老學校(宜蘭縣員山鄉內城路486號)

詳細線活動內容與線上報名請見:https://forms.gle/Myf57FFPL4VCMo6C9

2020分享會。樸門人物。呂燕華。

分類:

 2020分享會。樸門人物。

呂燕華,土生土長的宜蘭農家囡仔,2015年回農友善耕作迄今。是農糧署食農教育種子教師,也是『蘭陽溪友善生產合作社』監事主席。

因為堅持不妥協的個性,燕華歸鄉「撩」下去從事完全不用藥、辛苦的友善耕作。因為喜歡醃漬發酵的古老智慧,盛產時也因此珍惜上天的賜予,將各類蔬果製成可長久存放的加工品,如酸菜、醃蘿蔔等等。多年的經驗,讓燕華除了成為友善種植,也是醃漬達人!

分享會前的工作坊,我們有幸邀請到燕華帶來她親手種植大刈菜。只要加上一點海鹽,用乳酸菌發酵佐以時間的魔法,就能變出酸酸香香的應景酸菜!若再配上暖陽的濃縮,一整年都可以好好吃的梅乾菜,常存在自家櫥櫃的甕罐裡。

邀請大家一起動手變幻這自然給予的「山珍海味」!也和燕華媽媽交換種植、醃漬經!

宜蘭米米之音「農民食堂開放了」節目,日前才訪問燕華,連結如下,歡迎收聽~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2685924244825734

燕華媽媽的友善蔬果:https://www.facebook.com/yilanricevegetables/

<2020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分享會>
時間:
[工作坊] 2020年1月31日(五)13:30~20:40
[分享會] 2020年2月 1 日(六)08:30~2月2日(日)15:30
地點:宜蘭內城不老學校(宜蘭縣員山鄉內城路486號)

詳細線活動內容與線上報名請見:https://forms.gle/Myf57FFPL4VCMo6C9

2020分享會。樸門人物。蔡雪青。

 2020分享會。樸門人物。

蔡雪青,愛台灣的美國人.2016年搬到宜蘭員山鄉加入「土拉客實驗農家園」開始種水稻,混入員山的友善小農社群。從高一開始學中文,已經學到跟母語一樣流利、台語嘛會通,徹底融入台灣的農村生活。在耕作之餘從事翻譯工作與各種社區、組織活動。接觸的領域廣,但一直堅持不要當英文老師。

雪青剛從美國的探親之旅回來。這次返鄉,她順道探訪了著名的綺色佳生態村(Ecovillage of Ithaca),綺色佳生態村由許多面貌的家庭所組成,單身已婚男女老少,160位成人和60個小孩一起在七十甲的土地上生活與工作,有共用的農具家電、共餐食堂、半農半X,一起養育孩子。

在台灣農村居住多年的雪青,從樸門角度來看綺色佳生態村,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與省思呢?

<2020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分享會>
時間:
[工作坊] 2020年1月31日(五)13:30~20:40
[分享會] 2020年2月 1 日(六)08:30~2月2日(日)15:30
地點:宜蘭內城不老學校(宜蘭縣員山鄉內城路486號)

詳細線活動內容與線上報名請見:https://forms.gle/Myf57FFPL4VCMo6C9

分享者列表~~
- 問題即資源!以人類學的角度看福壽螺(交通大學人社所副教授 蔡晏霖)
- 在農村聚落實現樸門永續設計(鄉居建築師游原嵩)
- 美國綺色佳生態社區的省思(土拉客稻農蔡雪青)
- 蚯蚓堆肥與循環經濟(宜蘭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永松)
- 都市中的樸門實踐(台北、新北可食地景顧問講師許湘宜,台中共好生活合作社馮雅蕾)

兼顧社會關係的樸門永續設計 Configuring Social Relations into Permaculture Design

Configuring Social Relations into Permaculture Design

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創始首屆理事長 、現任第三屆常務監事 孟磊

by First Director, Taiwan Permaculture Insititute,

Current Standing Supervisor , Peter Morehead

樸門永續設計師的工作當中,有一大部分會涉及到社會與文化關係。我在台東的地位於阿美族的聚落居,最近在研究阿美文化的時候,突然有了這層體會,便想運用阿美文化的內涵,進一步發展並重建樸門永續設計解決現今環境問題的能力。我用「重建」(reinstitute)一詞,是因為我深信阿美族在數世紀以前,已經達到樸門設計所追求的境界:尊重大地的各種先天限制。當我目睹耆老在各種不同條件的自然環境當中生存,包括在產季捕撈沿岸海產、上山打獵並收割農作物時,又再度確認了這點。這種可持續的文化在制式的教育體系建立之後慢慢喪失,後來又受到農藥發明、酒精入侵部落和高速公路開通這三重致命的打擊。阿美族每個月至少會損失一名耆老,跟前面三項因素的出現大有關係。以可怕的除草劑巴拉刈為例,這種毒藥已經在世界各地,包括日本、巴布亞紐幾內亞、哥斯大黎加等國,造成上千名意外死亡、自殺和生病的案例。

Much of the work of permaculture designers heavily implicates soci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This fact has recently hit home for me as I delve into the Amis culture of our land in Taidong.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working with the Amis culture to develop and reinstitute permaculture solutions to current problems. I say “reinstitute,” because I firmly believe that a few centuries ago the Amis culture had already achieved a permaculture that respected the natural limitations of the land. This is reconfirmed when I see elders working across a diverse spectrum to harvest coastal seafood, mountain game, and agricultural crops. Much of this permaculture has been lost mainly due to introduction of institutionalized education, along with the deadly three: pesticides, alcohol, and high-speed roadways, which combined are responsible for killing at least one Amis elder per month. One of the herbicidal culprits is Paraquat, a poison responsible for hundreds of accidental deaths, suicides and illnesses annually in Japan, Papua New Guinea, Costa Rica and other nations around the globe.

一座樸門農園的強颱災後觀察筆記by慧儀

20160712NEPARTAK2.jpg

 作者:江慧儀

  2010年起,我們以半農半X的方式在台東海岸線上開始建立一座以自然和諧共處,與社區資源協力自給自足為目標的樸門(permaculture)農園。六年以來,這塊地從當初的廢耕水稻田,漸漸長成一座小小的食物森林,也成為我們以及土地上的動植物昆蟲賴以生存的所在。過去幾年這座樸門農園雖經歷過五六次颱風,但就在七月八日,我們經歷了當地人口中165年來最強風災。

  過去並非沒有遇過強烈颱風,但都是在都市水泥叢林中躲著,擔心的大致就是停水停電,而這次眼看著尼伯特颱風從台東登陸,勢必要正面對決的我們不再是居住在水泥房內,對於一座以鋼構自然牆建築的90%手工房舍如何面對強颱還是很陌生,除了一般的防颱措施外,老實說我們還真不知道能做哪些準備,一切似乎都是未知,心中只能默默祈求一切不會太糟。

【案例分享】適合陽台種植的wicking bed

圖、文:雅容

菜菜的陽台菜園算算也邁入第三個冬天了,慢慢地找到適合我家陽台的種植模式和種類,某些挑戰在三年的嘗試中獲得解決,某些仍然需要思考應變,或甚至就決定與之相安共處。

都市中互助合作的食物網絡

分類:

都市叢林中實現農耕生活不是夢想!許多先進國家的大城市,愈來愈多人們開始於住家或辦公大樓的屋頂、陽台進行環境綠化,甚至栽植作物;馬路上、荒廢的街角或社區內也有更多人實際嘗試小施農法。諸如此類的「游擊式農耕」,是民眾善用都市空間、土壤、水與地方智慧,試圖創造友善、提供更適宜生態及城市同步發產的環境。


非常感謝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的會員志工─陳璿妃女士,協助翻譯國外最新的期刊資料,期待各位對於樸門有興趣的朋友,能透過此文多一些了解及認識都市農耕。
 

譯自《Permaculture Activist》2010年春季號,第75期
原作者:Robert van de Walle
譯者:陳璿妃(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會員)

照片提供:江慧儀
 

2010年10月23日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案例分享會

                10月23日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案例分享會

時光荏苒!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成立已9個月,為推廣樸門理念,幫助更多努力實踐對環境友善的朋友們,學會在人力物力都有限的情況下,舉辦聚會,廣邀樸門設計的同好,共同分享落實永續生活的點點滴滴及經驗傳承。
這次的分享者以曾經完成樸門永續設計基礎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的夥伴們,分享大家透過實踐永續設計的原則,將樸門的種子在鄉村、都市及台灣各處播種、發芽及展開。無論您是老手、新手,或正想著如何學習嘗試開始,都不要錯過這場聚會!除了分享案例之外,會後的開放空間討論形式,將有機會讓參與者相互交流、暢所欲言。
 

從速食文化邁向永續生活文化

分類:

Peter Morehead 孟磊

城市中的孩子通常以為食物總可源源不絕,因此城市外界的環境必然不會有任何問題存在;甚或這個食物來源的問題根本不曾在他們的腦中出現過。當那些剝削的企業一方面破壞生態系的完整,另一方面耗鉅資利用公關技巧來營造它們有多麼關心環境的假象時,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往往無法意識到城市消費文化對地球的影響。

除了主流城市文化,我們是否有其他的選擇?其實不少!對於剛開始重新檢視城市文化的人來說,首要作的便是關掉電視,從消費文化強灌輸在我們腦海裡的迷藥中甦醒過來。生命中有太多比瞎拼更重要的東西。終究,有一天我們可能會發現無法買回一個健康的環境。健康的環境必須靠人類來維護,甚至再營造。如果您同意這樣的看法,您也許會想瞭解「永續生活」(Permaculture或譯永續栽培、永續文化)這個新世紀的生態主張。<閱讀前文>